翰高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区

电话:010-61676259
邮箱:hg_china@163.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凤翔科技开发区
         北晨路6号
翰高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翰高资讯 > 翰高新闻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壁画生成记NO.1(下)
来源:翰高集团   时间 :2021-05-28

编者按:2019年8月,我参与了“丝路岩彩复兴工程”大型采风活动,随团在新疆文化考察近半个月。期间,我曾看到大大小小的石窟,里面有很多壁画都已残缺不全。除了宗教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已流失海外,令人不胜唏嘘。当时,我曾想,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流失于海外的这些壁画?2021年5月10日,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微信平台推出《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一文,岩彩艺术家李垚临摹出了137幅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让人为之震撼,也为她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为此,岩彩艺术馆邀约李垚,讲述了一下临摹这137幅壁画背后的事。


01.jpg

岩彩艺术家李垚


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壁画生成记NO.1


生成记中的问与答



问: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对东方岩彩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我的回答是:因为东方岩彩绘画让我找到了做自己的可能性。故我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依照我自己的风格,写下了这篇文字。对话体是柏拉图以后的欧洲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也曾用过这样的叙事手法。


问:追溯解析龟兹壁画的呈像方式是进入岩彩绘画的最佳门径?


当然。古龟兹艺术是兼容并蓄,龟兹壁画和岩彩绘画共通之处,在于材质美感的外在呈现。而我们岩彩艺术家眼之所及,一定不是仅限于龟兹壁画的表层绘画层面,而是完整龟兹壁画艺术带给我们的全局层面,其中包括,构建立体性思维、层面叠加的制作方式、画面构图框架的构建、画面色彩配置的规律,以及壁画经历千年以后,目之所及之所以撼动人心的深层次原因,都在我们探索之旅中,交替出现,而我们的想要了解的探其究竟的欲望,则是我们层层接近绘画真理的钥匙。我们现在所做的岩彩绘画则是学术与艺术的相融合,要在每一天实践中,反思中,积淀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而思维方式的转变则会带来绘画样貌的彻底转变。呼唤汉唐,中国以隋唐以前龟兹壁画、敦煌壁画为根源的当代岩彩绘画的复兴,中日美术共同话语历史语境的出现,“岩彩”无疑会成为当代亚洲绘画的“关键词”。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视频档案NO. 47

受访人:

姓名: Teobaldo Fortunato

国籍:意大利

专业: 考古和艺术史

任教: 艺术史

职业: 中学教师、考古学家、记者、作家

采访人:

姓名: Pietro DeLaurentis(毕罗)

国籍:意大利

职业: 汉学家

时间:2019.10


02.jpg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NO.029

壁画位置:克孜尔第8窟后室前壁

现存位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编号:MIKIII 8423

创作作者:李垚

创作时间:2019-2020年

作品尺寸:30cm×40cm×5cm×137p

作品材质:布面岩彩



问:当今获取资讯图片资料的方式很多,如果仅仅是临摹,那么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的事,有无必要看原作?


有且必须。因为原作带给你的视觉震撼和原作所处场域传递给你的信息远比单纯临这张画庞大很多。简单点说,你为了这件临摹作品所投入的时间和脑力,就算是沉没成本吧,你投入的越多,个人体验越深,对于临摹作品的理解解读能力越强,画面即便是在技术处理层面都会迥异于他人,形成自己的面貌,人性本賤,唾手可得的东西,总不会那么珍惜。


看原作,接触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好的创作创意是独有的,属于独家记忆,但优秀的创作规律和创作范式的确是有迹可循,且是可以学到手的,也必须是有标准的。


说实话,切肤体悟到这一点,是跟随胡明哲老师团队“翻山越岭”的抵达克孜尔石窟脚下,开始几天,因为畏惧烈日暴晒,走山路,爬楼梯台阶,拎着沉重的矿物色,背着厚重的板子,人性的“懒”在我身上暴露无遗,也失却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也丧失了标准。2018年胡老师65岁,两个月前因意外摔伤了腿,也就是她的身体力行的朝晨暮鼓的攀爬洞窟,面壁摹写的精神,激励而感化着我,所以她给我说:就算是贴条,也要在洞窟里完成!这样的话,才掷地有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朝圣更是一种修行。那种轻描淡写的简单复制,我们不需要。


第一次面对如此非凡且数量众多的龟兹壁画的克孜尔石窟,时间线清晰,表达简洁流畅,没有繁文缛节确实直击内心,恰如高手过招,一招克敌。我向诸神发誓,绝不评价任何一幅作品,我也深深意识到艺术作品绝不是去听别人的讲解,放弃的是自我的狷狂浮躁之心,而是应该自己虚心的去体会,从中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


想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很相似,那就是呼唤汉唐以前的艺术,让其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且以当代人的视角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作品。传统留下来的精髓亘古不变,传统遗留下来的固有思维就是用来打破的。对此,我们大可不必羞答答。



03.jpg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NO.036

壁画位置:克孜尔第188窟主室正壁

现存位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编号:MIKIII 9030

创作作者:李垚

创作时间:2019-2020年

作品尺寸:30cm×40cm×5cm×137p

作品材质:布面岩彩



04.jpg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NO.036

壁画位置:库木吐喇第73窟

现存位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编号:MIKIII 8914

创作作者:李垚

创作时间:2019-2020年

作品尺寸:30cm×40cm×5cm×137p

作品材质:布面岩彩


问:当代岩彩创作中究竟能在龟兹壁画中汲取什么?


我们所倡导的岩彩绘画去追溯的龟兹壁画这个源,是我们深知中国的绘画除了有纸绢绘画,还有一种更极具现代性,更恢宏的创作理念和方法,那就是龟兹壁画、敦煌壁画能带给我们的思想根源上的启迪。


05.jpg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NO.058

壁画位置:克孜尔第212窟主室左侧壁

现存位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编号:III 88401c

创作作者:李垚

创作时间:2019-2020年

作品尺寸:30cm×40cm×5cm×137p

作品材质:布面岩彩



问:克孜尔石窟2014年被国际教科文组织归为世界文化遗产,新疆库车在维族语是“十字路口”的意思,那么宝贵的财富我们究竟能从中传承下什么?


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龟兹壁画进行不同解析,但有关古龟兹壁画的呈像方式的深入探究,目前并不多见。(即仅就绘画要素的形、色、质方面的系统阐析)。


首先,我们是中国本土画家,最为关心的是千年以前,如此精美绝伦的壁画得以生成的创作方式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色、质的图绘表达得以流传千年,人人称羡?


其次,我们作为现代人和古龟兹画师所使用的是完全同一的媒介,我们摒弃了化工颜料,采集龟兹地区的砂岩,木扎提河床上的澄泥土,大峡谷的红土和褐土,以及阿富汗的青金石、孔雀石以及其他的绿铜矿石,用大地赐予我们的宇宙物质进行艺术创作。从对古壁画的表层画面的关注转换到对龟兹石窟壁画整体呈现出的材质对比的整体美感,精美的表层只是龟兹石窟壁画中其中的一个环节。在龟兹,我们都做回到了身无一物的手艺人状态。深入探究岩彩绘画的基因密码,是我们所有努力的内驱力。现代文明滋生出的衍生物在龟兹壁画面前百无一用,而当我们回归到大自然,低下头,寻着千年前画工遗留下来的线索,会有惊喜,有意外,有个体生命被充盈了的感动。而这份新奇与悸动是教科书里从未有过的生命鲜活的体验。


至于具体的实践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过一本《龟兹面壁——岩彩绘画语言解析》这本书,尽管封面装帧很是简陋,但里面的全是干货。值得一读。


岩彩绘画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在当代时空多向延展的可能。一方面是传承:龟兹壁画和岩彩画存在一脉相承的内在语言逻辑;一方面在生长:当代岩彩绘画已经置身于全新的阐释空间——胡明哲先生。


而创造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理解行为的“王道”。但丁说过,单纯依赖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口、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成为“scienza”(科学)。而scienza不论是翻译成科学还是学问,都不如词源所隐含的知识乃至理解更为贴切。只要你试图把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用口头的形式告知他人或者用笔画成作品时,你自然明白。你会明白大脑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表达这一途径才会变得更加清晰。



06.jpg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NO.059

壁画位置:克孜尔第77窟甬道侧壁

现存位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编号:MIKIII 8838+8840

创作作者:李垚

创作时间:2019-2020年

作品尺寸:30cm×40cm×5cm×137p

作品材质:布面岩彩


07.jpg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NO.073

壁画位置:克孜尔第114窟主室右侧壁

现存位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馆藏编号:MIKIII 9140c

创作作者:李垚

创作时间:2019-2020年

作品尺寸:30cm×40cm×5cm×137p



问:龟兹壁画和岩彩的交集究竟在哪里?


我就引用两句别人的话,结束今天的话题。


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爆发就是后人命名为“文艺复兴”的精神运动的本质。——盐野七生


“我们不是靠海外泊来的科学,而是靠本身固有的美德而变得有修养。”——西塞罗



卓民老师评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讲师、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特聘教授、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学术、学究、与生存,一直是困扰艺术家的两难。一个课题深究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是个未知数。三年前我曾就李垚的课题的可深入性与她有过深入的交流,当时作为结业作品,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壁画的临摹是个庞大的工作,且因一些客观原因,毕业创作的展厅里并没有这件作品。没有想到她的执着,最后成功地推出了。档案一词,反映出曾被封闭的绘画史断层,也反映出现代人对美术史的思考。所有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孤独的,李垚比其他同学更多了一些思考,而且执着。


卓民

2021年5月11日


岩彩绘画创作说明


档案-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壁画


整理性临摹作品的原版图像授予权现已部分得到,来自九个国家的博物馆相关部门以及原版所有权业已或官方授权或私人许可,在此,向本件艺术品涉及画面局部最多的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亚洲藏品负责人Lilla女士、Russellsmith先生;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东亚艺术藏品负责人秘书Mikliaeva先生。科隆美术馆亚洲馆藏负责人Petra Rösch先生。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先生。《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影像集》作者赵莉女士,给予这件岩彩绘画作品,原始版权部分的大力支持,并致以最崇高的的敬意。历时三年,使得这件岩彩绘画创作作品局部可以首次在国内公开发表。


注:本文所有解释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需作者本人同意授权。


08.jpg


● 李垚 ●


辽宁大连人。

2005年~2008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方向博士研究生,师承国画家范扬先生。

2009年~2013年,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师承傅永军先生。

2017年~2019年,在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研修。

山东省首位中国画博士学位获得者,2008年山东艺术学院以副高待遇引进高级人才,现任职美术学院,副教授。

其绘画作品参加意大利那不勒斯“L'uo-mo e il Cielo”中国印象双年展,中德青年美术家交流展,并由豪杰森画廊承办在海德堡等地多次举办画展。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编辑:袁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