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高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区

电话:010-61676259
邮箱:hg_china@163.com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凤翔科技开发区
         北晨路6号
专题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翰高资讯 > 专题报道
弘扬文化 梦圆学子
来源:翰高集团   时间 :2014-09-06

——记翰高集团《千字文》文化和槐文化推广之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陈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到一千多年前的国学经典《千字文》,到如今竟然成了沈丘人妇孺皆知的“歌谣”,而这种情况,在几年前是万万想象不到的。如今的沈丘县,槐文化和《千字文》文化均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在这些文化传承过程中,翰高集团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整合历史文化遗产
沈丘县城“槐店镇”原名“槐坊店”、“槐树店”,沈丘人对槐树的钟爱由来已久,世代喜好栽植槐树。由于大槐树传奇的根祖文化,槐树在沈丘人的眼中是繁华祥瑞的树种,在城乡传播着“院栽土槐,富贵三代”、“门前三棵槐,福禄寿俱来”等说法。
沈丘县是《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乡。《千字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农工、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及封建纲常礼教等各个方面。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同时,《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世,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在规划中华槐园之时,翰高集团就深度挖掘和整合沈丘历史文化遗产“槐”和“千字文”。在沈丘县中华槐园建成千字文广场,在地处高速入口的中华槐园西区建设周兴嗣雕像,以供人瞻仰,周兴嗣全像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全花岗岩雕像,高8.6米,由底座和雕像构成,雕像高5.6米,底座四方形,高3米,四面石刻分别介绍了周兴嗣的生平,《千字文》的成文经过以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让外地来客一到沈丘就感受到国学经典《千字文》的魅力。中华槐园主体区建设的千字文圆形广场直径99米,在四周栽有99棵国槐环绕广场。广场中刻有一百个不同字体的“槐”字,争奇斗艳。广场的北侧,耸立着由66根“竹片”组成的“竹筒”,上面镌刻着《千字文》全文。那竹简虽用现代材料与现代技术制作,但与流芳1500多年的千字美文一样,形朴质实,古香古色。
在建的东环路景观绿化工程,路两边建古朴的景观墙上,镶嵌着《千字文》名句,两句,四句不一。这条从高速路口到沈丘县产业园集聚区8.1公里的生态长廊,将是对中华槐园槐文化和千字文文化的补充和延伸。

举办文化系列活动 打造沈丘文化品牌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故里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沈丘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让外界更多了解沈丘、沈丘人民更多关注本土文化历史,翰高集团主导承办了各种文化交流形式。在2012,2013和2014年,分别举办了“纪念周兴嗣诞辰1543周年,全球千名华人同书《千字文》”、“海峡两岸书法家同书《千字文》”等活动,并举办了“千人诵读千字文”、“国学经典进校园——诵读《千字文》”等一系列活动,力争把《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故里打造成沈丘特色的文化名片。
2014年暑假期间由翰高集团承办的“国学千字文大擂台”更是将《千字文》背诵热潮推至巅峰。活动自报名启动以来,受到了沈丘县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共有千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经过海选和周擂赛的角逐,毕朋磊、李子潇、郭蕊、范舒悦、郑雅欣、豆孝昂、鹿意明、程康、崔文慧、王梓瑜、窦家豪、陈奕君、王艺晗、杨迎、崔梦雅十五位选手成功晋级总决赛。在总决赛中,参赛者的精神饱满、感情充沛、声情并茂的背诵带领观众们走进国学经典的世界,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对于本次活动,中共沈丘县委宣传部给予了高度评价。宣传部长张建党在“国学千文大擂台”总决赛时发表讲话说,沈丘先贤周兴嗣所做蒙学经典《千字文》至今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作为沈丘人,我们更应该发扬好千字文文化。本次国学千字文大擂台的举办,不仅是给选手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舞台,同时更是使大家领悟到传统文化魅力的所在,使《千字文》得到更广泛的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活动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希望通过本次擂台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把千字文文化逐步打造成为沈丘特有的文化名片。
《千字文》文化与槐文化,均是沈丘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任何一个沈丘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传承和发扬。翰高集团组织的各项文化推广活动,不仅仅是给予参与者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让他们深刻领悟到国学经典的魅力,更是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沈丘县历史文化在我们当代人群体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从而展现中华文明独有的底蕴和文化精髓无穷的魅力。

(文:杜丹 2014.9.6)